4月2日,特变电工湖南电气有限公司正式回函称,从未直接或授权任何人与紫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签订过任何协议,也未就函涉项目提供过任何资质文件及检验检测报告,并表示,针对恶意串通、伪造公章等损害特变电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留继续追溯的权利。
布局异质结全产业链,欲弯道超车2022年5月宝馨科技以127.2亿元重大投资项目正式进军光伏领域,即拟在安徽怀远县分三期建设1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和8GW光伏组件生产线。我们可以推测,站在双碳大背景下,宝馨科技在异质结、钙钛矿技术上的不断加码,意在实现弯道超车晶硅原住民,下面具体来看宝馨科技光伏技术路线布局。
公告显示,宝馨科技怀远2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制造项目实施主体为安徽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怀远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周期为9个月。2022年11月14日,宝馨科技总投资133亿元项目内蒙古鄂托克旗,建设内容包括18GW光伏异质结组件、5GW光伏异质结电池、5GW薄片化切片生产线;高纯晶硅、石英坩埚、硅棒生产线及重卡换电、电能替代、储能等。不过,宝馨科技未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的资金来源。押宝钙钛矿!未来3年内建成GW级量产产线2022年8月30日,宝馨科技拟与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彭军、杨新波合作开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以及生产设备,促进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今年2月,宝馨科技发布消息称怀远异质结电池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出片。
此项目一期总投资16.8亿元,完成后预计新增2GW光伏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第二期计划总投资额约38亿元,计划投建4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4GW光伏组件。其中一期投资18.6亿元,建设2GW光伏异质结组件、2GW光伏异质结电池、2GW薄片化切片生产线,建设期限为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广西沐邦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为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正建设10GW N型高效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40余亿元。
隆基绿能1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公司拟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1月29日,仕净科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中标广西梧州高新区10GW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工艺配套系统项目,项目中标总价4.35亿元,占该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4.75%。招标人为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光伏成为新能源中增长最快的赛道,全年新增装机量87.41GW,同比增长60.3%。
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在光伏产业链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一批光伏企业在今年以来也不断启动扩产。企业不断扩产也说明在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在2023年仍旧处于高需求发展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沐邦高科从去年开始向光伏行业转型,进入2023年以来,也进入发展快车道。从累计装机量来看,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392.61GW,同比增长28.1%。TOPCon电池已经具备市场化能力,目前已建成的TOPCon产能超55GW。晶澳科技1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项目包括建设生产15万吨/10万吨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材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
伴随中国光伏产品出海步伐加快,不少挑战也摆在光伏行业面前: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制约中国光伏产品入市。放眼长远,在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多国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因素助推下,光伏产业将呈现持续向好态势。有关机构的监测显示,随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迭代,过去10年间中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超过80%。我们也会继续专注于技术研发,做好上下游配套联动。
进入2012年,部分国家推出反倾销、反补贴,更是给行业带来沉重一击。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建立了包含上下游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中国光伏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领先的产业规模和难以撼动的效率、成本优势。
从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对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光伏是如何做到畅销海外的?稳外贸、促经济,光伏产品成为出口增长点包机出海、组团抢单去年底以来,国内多地掀起出海抢单潮。2022年公司在全球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就超过了44GW。
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约153.6GW,同比增长55.8%,出口额、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完备的产业链、技术创新正是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据介绍,起步初期,中国光伏行业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技术、设备等,产品也大多销往国外。作为全球第一个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GW、N型高效光伏组件出货超过10GW的公司,晶科能源多年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相当于全球每10块安装的光伏组件中就有1块来自晶科。我们始终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来审视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积极把握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等过程中低碳减排的机会,致力于给全球市场带来更多低碳排放的光伏组件产品。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在PERC、TOPCon、HJT、IBC等高效晶硅电池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半片、双面、叠瓦、多主栅、大尺寸等技术相继成熟并推广应用,各类关键设备和主辅料国产化水平也逐年提升。
电池片出口量约23.8GW,同比增长130.7%。光伏出口何以成为中国外贸的新名片?来看几组数据: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7.8%,与电动汽车、锂电池一道组成外贸出口新三样。
行业也在苦练内功、钻研技术。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坤介绍。
去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还有的地方强调加强本土供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光伏出口。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目前晶科能源已经建立起超过35GW的全球最大N型产能,今年N型组件将成为公司出口的主打产品。发力技术创新,10年间中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逾八成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动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进入十四五,中国光伏产品出海更是成绩亮眼。
光伏组件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几大类别之一,此外还有硅片、电池片等。以颗粒硅为原料生产的光伏组件能耗低、成本优,在法国市场一经推出,就占据了当地大型光伏项目用料的八成左右。
受益于协鑫黑科技FBR颗粒硅技术,一粒粒绿豆大小的颗粒硅和约150微米的薄硅片,大大降低了单晶碳足迹排放,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以晶科为例,我们始终倡导产业链一体化创新提效,将技术革新嵌入各个生产环节,从而实现光伏度电成本下降。
基于这种电池技术生产的TigerNeo组件,相较传统P型组件单位发电增益至少可提升3%到5%,但生产成本可以持平,系统成本更具优势。此外,公司在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地也有业务布局。
不同于传统商品,天合光能卖给海外客户的是用于发电的光伏产品。组件出口方面,荷兰保持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市场地位,波兰、葡萄牙市场跻身前10位。十三五期间,国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出货量就已在全球占据重要份额。好在政策送来及时雨。
外需疲软、国内供应不足,光伏行业陷入寒冬。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说。
在一些国家,各地政策、法律有差异,中国企业要成功出海,必须充分理解当地政策、入市要求等。打造本土团队、强化合规意识是进入当地市场的关键要素。
国产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去年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近些年,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再局限于服装、手工制品等低附加值品类,更多高技术产品持续涌现,光伏就是其中典型。